查看原文
其他

读讨预告 | 《刑法的启蒙》

西部法苑 西部法苑 2023-03-25














《刑法的启蒙》



海报先览



导语一则

全书以孟德斯鸠、贝卡里亚、边沁、龙勃罗梭等十位刑法学巨擘为经线,以刑法思想为纬线,勾勒出刑法理念从近代到现代的历史转变。谈到刑法,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一部部由条文构成的刑法典。那么,刑法典背后又是什么在支撑呢?这就涉及刑法的法理了。通过本书的梳理,读者得以进入一个没有条文的法理世界。作者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种刑法条文以外的刑法思想,使人认识到,除了法条注释以外,还有一种不以法条为本位的刑法研究的范式存在。



作者简介

陈兴良,浙江义乌人。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刑事法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2004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成果:个人专著《正当防卫论》《共同犯罪论》《遗传与犯罪》等11部,主编《刑法全书》等20多部,合著《刑法学原理》等30多部,合译《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等4部。


书籍目录

渴望启蒙(代序)

1. 孟德斯鸠:探寻法意

2. 贝卡里亚:建构公理

3. 边沁:追求功利

4. 费尔巴哈:崇尚威吓

5. 康德:弘扬道义

6. 黑格尔:诉诸理性

7. 龙勃罗梭:遭遇基因

8. 菲利:防卫社会

9. 加罗法洛:回归自然

10. 李斯特:关切目的

缅怀片面(代跋)

后记


精彩摘要

1. 文化,包括法律文化的承续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在先前文化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研究,这始终是我的一种信念。


2. 关于启蒙,康德有过一个经典的定义。康德指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由此可见,启蒙意味着从一种不成熟状态过渡到成熟状态,这种过渡又不是自我完成的,而是经由别人的引导完成的。


3. 当我回顾古代,我便追寻它的精神之所在,以免把实际不同的情况当做相同,或是看不出外貌相似的情况间的差别。我的原则不是我的成见,而是事物的性质推演出来的。


以思想之自由

求学术之创新

我们期待听见您的声音

如有不同意见

欢迎您来稿、写留言

或直接参加我们的读书讨论会


往期精彩回顾

编辑:吴杰禧

责编:李欣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