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西大学一周科研教学动态(2023.4.09-2023.4.15)

勇毅前行的 广西大学 2023-06-13



本周科研教学动态概述


01

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参与研究成果在《自然》(Nature)发表

02

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罗能能教授团队在无铅反铁电材料上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03

我校教师获全国高校教师国家安全教育教学风采展示全国总决赛闪亮风采教师奖

04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团队获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二等奖

05

我校乒乓球队在第26届中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中荣获佳绩

06

我校获评《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优秀应用案例

07

我校新增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参与研究成果在《自然》(Nature)发表


近日,我校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团队邹炳锁教授和黄浩助理教授与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合作的研究成果以《通过提升界面质量制备厘米级高效全钙钛矿叠层电池》(All-perovskite tandem 1 cm2 cells with improved interface quality)为题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



该研究基于共轭拓展及锚定策略开发了一种具有膦酸基的自组装单分子层(SAM,即4PADCB)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独特的空间扭曲结构赋予SAM分子良好的成膜性及表面浸润性,有利于大面积高质量宽带隙钙钛矿薄膜的生长;同时,拓展的共轭范围及有序的分子排列增强了界面电荷抽取与输运能力,大幅抑制了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界面处载流子非辐射复合损失。这些优点大幅提高了宽带隙电池的VOC和FF,并显著改善了器件的工作稳定性。通过优化,宽带隙钙钛矿电池(孔径面积1.044平方厘米)的最高效率达到18.46%。基于该宽带隙子电池的全钙钛矿叠层电池获得了经日本电气安全环境研究所(JET)认证的世界纪录效率26.4%(该效率被业内权威“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收录)。此外,该工作采用多种先进的表征手段,深入地探究和分析了宽带隙子电池及全钙钛矿叠层器件性能提升的物理机制,为大面积宽带隙钙钛矿及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提升提供了深刻的见解,也为新型、高效空穴传输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在该研究中,我校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团队在表征单分子层质量上提供了支持,通过光诱导力显微镜(PiFM),为单分子质量在太阳能电池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实验证据。
该工作得到省部共建特色金属材料与组合结构全寿命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经费支持。


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罗能能教授团队在无铅反铁电材料上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近日,我校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罗能能教授团队在铌酸钠(NaNbO3)无铅反铁电材料上成功实现典型双电滞回线,解决了NaNbO3反铁电体中困扰学界近70年的难题。该成果以“具有典型双电滞回线的NaNbO3反铁电体”(“Well-defined double hysteresis loop in NaNbO3antiferroelectrics”)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罗能能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广西大学为第一单位。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为该工作的重要合作单位。这也是该团队近年来在《自然·通讯》发表的第2篇关于反铁电材料的学术论文。

反铁电体具有特殊的双电滞回线特征、大的极化强度和应变,在电介质储能、电卡制冷、大应变制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前景。NaNbO3作为一类重要的无铅反铁电材料,自诞生以来距今已有70年的历史。然而,虽然NaNbO3具有典型的反铁电体结构特点,但在电场作用下只能获得方形的类似铁电体的电滞回线,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针对上述问题,罗能能教授团队首先对NaNbO3的多层次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提出了一种“降低氧八面体倾斜角”来稳定反铁电P相的新策略。基于上述分析,团队成功在0.75NaNbO3−0.20AgNbO3−0.05CaHfO3陶瓷中实现了P和Q相的可逆相变,获得了可与铅基反铁电体比拟的典型双电滞回线,即具有小的电滞回线回滞、低剩余极化强度、高的相变临界电场和零负应变。通过测试首圈和第二圈的电滞回线,应变曲线,极化后的压电常数,以及原位变电场拉曼等方法证明新设计的组分具有优异的反铁电-铁电可逆相变。同时,罗能能教授团队采用STEM和同步辐射XRD证实了八面体倾转角的降低是实现典型双电滞回线的原因,从而证实了调控晶格旋转畸变稳定反铁电相这一思想的正确性。本研究也为新型无铅反铁电材料的开发提供了从材料设计、理论预测和实验验证的科学范式。


我校教师获全国高校教师国家安全教育教学风采展示全国总决赛闪亮风采教师奖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进一步增强高校教师国家安全素养和教学技能,4月6日至8日,全国高校教师国家安全教育教学风采展示暨表彰大会在重庆师范大学举行。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刘梦娟获全国总决赛闪亮风采教师奖。

在本次活动前期举行的高校教师国家安全教育教学视频征集评比中,全国各高校教师积极响应。经单位申报、专家遴选,共112件作品入围网络展示环节,30名教师进行现场展示。比赛中,刘梦娟老师围绕生物安全专题进行授课,生动阐释“生物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着力提升高校学子生物安全意识。”据悉,“全国高校教师国家安全教育教学风采展示”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湖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经现场展示、专家评议,活动共评选特别风采教师6名,闪亮风采教师10名,优秀风采教师14名。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团队获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二等奖


近日,由教育部社科司指导,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圆满结束。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选送的作品《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获本科组二等奖。该作品由蓝波涛、李海波、虞文茜指导,王安然主讲,团队成员为吴维燕、韦雯、田梦、黄金海。参赛团队以《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为主题展开课程设计,从“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没有社会主义哪有今日中国”“没有国哪有家”入手,详细梳理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三者相统一的历史必然、内在逻辑与时代要求,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自觉将追逐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团队选取百年前的中国青年和新时代的典型人物作为案例穿插到教学当中,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课堂内容、巩固课程知识点,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正确理解并自觉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是教育部组织开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之一,本次活动共评选出本科组二等奖50名。


我校乒乓球队在第26届中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中荣获佳绩


4月6日至4月13日,第26届中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丙C组、丙D组)在南通市举行,我校运动健儿荣获丙C组男子双打第三名(罗伟权、罗明琎)、丙C组男子单打第五名(罗伟权)的好成绩。

比赛中,我校运动健儿奋勇争先,充分运用挑打、抢攻、搓球、快拉等技战术竭尽全力与对手对拼,充分展示了我校运动员球不落地、永不放弃的精神风貌。赛后,队员们纷纷表示要把“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融入到今后的日常训练当中,努力拼搏,以勇夺第一作为目标,争取在往后的比赛中再夺佳绩。


本次比赛共有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51所高校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参赛。我校乒乓球代表队由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丽老师领队,朱奇志老师、陈柏冰老师带队出征。


我校获评《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优秀应用案例


4月9日,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组织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应用高峰论坛”在重庆召开。我校提交的《广西大学信息化公共教学支撑平台实践》获评《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优秀应用案例。

《广西大学信息化公共教学支撑平台实践》案例曾分别获评自治区党委网信办《2021年广西信息化优秀案例》和自治区教育厅《2021年度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此次获评《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优秀应用案例,是国内行业专家们对我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肯定。今后,我校信息化工作将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更加注重平台建设,为全面推动我校高质量发展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信息化支撑。


我校新增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4月11日,教育部公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拟认定5751门课程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我校10门课程入选。截至目前,我校共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73门。



课程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将一流课程纳入学校“十四五”规划建设,强化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立德树人堂堂讲”课程思政建设,大力改善教学条件,建设智慧教室及虚拟实验中心、语言学习中心、公共课学习中心等现代化信息化教学平台,加大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发挥基层教学组织、虚拟教研室、教学团队作用,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及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实施《本科教学内涵主要指标倍增计划》,打造更多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一流本科课程,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来源丨广西大学发展规划处

编辑丨伍荟宁责编丨韦复凯主编丨陈周硕审核丨贾琦艳监制丨李伟红

· 往期精彩回顾 ·

. ‘韩林海到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调研

‍‍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广西大学官方微信(ID:gxuweixin)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