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Fug这无聊世界:The Fugs乐队小史(上)

子非鱼 格林威治嬉皮研究公社 2022-05-18

本来,我是一名受资本主义文化腐蚀的无神论者,按理说是容不得其他怪力乱神的。但在听过The Fugs之后,我开始相信某种音乐上的神秘主义,即,每个人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某一类、某一派音乐,而且有传承的精神和内核在其间,明灭但不绝。


几天前,我偶然间听到了The Fugs,以为神。众所周知,The Velvet Underground是我最爱,听The Fugs的时候,总觉得是不是被VU影响了。但这乐队在虾米上的资料介绍只是一个故事,网易云音乐干脆没有介绍。我科学上网在维基和谷歌上查找了一大堆资料,发现不是VU影响了The Fugs,结果正好相反。


直接迷入了。音乐不讲执或痴,只是无法抽身,我听完了The Fugs的所有专辑,决定无论如何,要写他们。


而且预告一下:未来半个月,我只写The Fugs。


文丨子非鱼


注:部分内容编译自Ed Sanders口述史


(一)The Fugs成立:书店老板与垮掉派的合谋

1964年,“密西西比自由之夏”运动在南方燃起民权之火,加州伯克利大学的“言论自由运动”掀起新左派的又一浪潮,“英伦入侵”的声势在全美席卷,反战示威和嬉皮士运动一个方兴未艾,一个如火如荼。Ed Sanders,一个诗人,在纽约东十街租了一间犹太肉铺。

这间旧的犹太肉铺,专卖“Kosher”(犹太洁食,类似穆斯林的“清真”食品),Sanders租下它之后,把它改造成了一间书店,取名叫Peace Eye。还把“Strictly Kosher”(严格犹太洁食认证)的标志留在了前窗上。

那时在书店旁边的Lifschutz鸡蛋批发商店的二楼,住着一个名叫Tuli Kupferberg的垮掉派。这位Tuli是典型的Beatnik,而且名气很大,被收录进了《The Beat Scene》(类似名人辑录),收藏了许多绝妙的杂志,时不时还在东村和西村的嬉皮士和垮掉派中间售卖他自己做的刊物:《Birth and Yeah》。

Ed Sanders

Tuli Kupferberg


Sanders自己也写诗,很欣赏这位Tuli,在自己的书店日报《Fuck You/ A Magazine of the Arts》上刊出他的诗歌。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朋友。

那是在1964年年末,“民谣摇滚”(Folk Rock)的概念已经被发明了出来,似乎是第二年鲍勃·迪伦在新港音乐节上插电的预言。Sanders也对摇滚很感兴趣,在一次诗歌朗诵会之后,他找到了Tuli,提议组建一支摇滚乐队。Tuli立马就答应了,而且名字也是他取的,他从诺曼·梅勒的经典小说《裸者与死者》里找来了“Fuck”的委婉用法——“Fug”(直译为“浊气”)——给乐队的名字开了个玩笑。于是,The Fugs就这样诞生了。


最初的The Fugs,从左到右:Tuli Kupferberg、Ed Sanders和Ken Weaver


现在看来,既莫名其妙,也不可思议。没有纽约格林威治村民谣精神的传承,没有“英伦入侵”以来摇滚乐的熏陶,甚至没有先兆和灵感,两个连琴都弹不熟练的诗人,决定组建一支乐队。


我想,这可能就是那个时代对抗无聊世界的疯狂。垮掉派诗人与嬉皮精神,在六十年代,做了一场不从属任何符号的虚无主义式的合谋。


但不管怎么说,The Fugs毕竟是成立了。二人开始疯狂地收集灵感,从各种古老悠久的传统中刨根究底。从狄奥尼索斯的酒神舞蹈和古希腊的古典戏剧,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戏景”(Theory of the Spectacle)概念,还有阿尔弗雷德•雅里在1896年创作的《乌布王》,1916年苏黎士伏尔泰酒馆的达达主义者们写下的诗篇,垮掉派的“爵士诗”(Jazz-Poetry),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激昂的萨克斯,约翰·凯奇(John Cage)的先锋行为艺术,以及民权运动中被创作出来的大量抗议歌曲,甚至是美国宪法中陈列的关于“自由”的种种条款……

然后他们开始疯狂地写歌,在极短的时间里写了五六十首,还叫来了一个朋友Ken Weaver加入他们,Weaver在从高中开始就一直是乐队鼓手,为The Fugs带来了不可或缺的表演和舞台经验。后来在1965年2月,Peace Eye的正式开业演出中,The Holy Modal Rounders乐队的Steve Weber和Peter Stampfel也加入了The Fugs。

那次开业演出,也是一个传奇性的聚会。Peace Eye书店被挤爆,安迪·沃霍尔用鲜花图片完成了书店的墙面装饰、布景以及横幅,威廉·巴勒斯也来了,还有诸如詹姆斯·米切那这样的大人物,他们聚在一起,还唱起了The Fugs创作的Swinburne Stomp和其他小调。那是The Fugs音乐的第一次非正式的演唱。


Peace Eye Bookstore


(二)第一张专辑:“民谣之路”与《The Fugs First Album》

哈利·史密斯在六七十年代的纽约,声名如雷贯耳,他是电影制作人和艺术家,也是民谣界的大人物。早在1952年,他就为传奇的“民谣之路”唱片(Folkways Records)发行了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民谣精选集之一,《美国民歌选集》(The Anthology of American Folk Music),影响了包括迪伦在内六十年代整整一代民谣歌手。

The Fugs成立之后,哈利·史密斯常来看他们的演出,并顺便把Ed Sanders和Tuli Kupferberg介绍给了“民谣之路”的老板Moe Asch(也叫Moses Asch)。这个Moe Asch也是个传奇,波兰裔美国人,为伍迪·格斯里和“铅肚”录制过歌曲,几乎只身以“民谣之路”对抗唱片巨头,将民谣带向主流音乐界。Asch听了几首歌之后,同意为The Fugs发行第一张专辑。

Harry Smith

Moe Asch


第一次录音是在1965年的4月,包括Sanders, Kupferberg, Weaver, 再加上Steve Weber和Peter Stampfel,一共录制了23首;第二次是在6月,为新厂牌Verve/Folkways录了小样。在第一次录音时,Sanders说了这样一段话:

From now on,nothing holds us back.Cacaphony forever.No stopping.

Sanders一遍又一遍地试听录音,排好顺序之后和哈利共同编辑,最后自己在封面写上了一些不明所以的文字,这张几乎是即兴敲击出来的《The Fugs First Album》,便差不多宣告完成。

而在专辑发行之前的1965年初,The Fugs就已经在纽约的画廊、俱乐部和剧场里的登台演出。秋天开始,也就是林登·约翰逊宣布对越战争升级之后,The Fugs投身反战运动,在全国展开巡演。他们出现在各地的校园,配合着其时已风起云涌的嬉皮士运动、新左派运动和校园反战示威。在洛杉矶,他们和艾伦·金斯堡、乡村乔和鱼(Country Joe and the Fish)以及Frank Zappa的The Mothers of Invention一起演出。

前后忙碌了大半年,等到晚秋时节他们回到纽约下东区,发现专辑已经由“民谣之路”发行了。除了标题,上面还有一行字:


The Village Fugs——Ballads and Songs of Contemporary Protest, Points of View and General Dissatisfaction(表达)当代抗议、众人观点和普遍不满的民谣与歌


《The Fugs First Album》


《The Fugs First Album》,是粗俗的高古,荒诞的奇拔,充满黑色幽默又富有象征性,也无聊和虚无,却听不厌。这张专辑一出,为乐队后来的创作定下了基调,The Fugs由此在流派划分上,被称为奇幻民谣(Freak Folk)、根源摇滚(Roots Rock)和喜剧摇滚(Comedy Rock)。

不过我倒认为,划分为什么流派,界定为何种风格,并不重要。因为The Fugs至今仍在,惯看摇滚、朋克、重金属和电音、新浪潮和后摇和后朋之后,还能保持那种六十年代的纯真与纯粹,他们的音乐,早已进阶为时代遗孑的符号下接近于恒久的旋律。

但不管怎么讲,这支后来影响了包括The Velvet Underground和The Plastic People of Universe在内的乐队推出了他们的第一张专辑,也由此走上了一条不同于其时任何一支、任何一派乐队的音乐道路。

未完待续......






专辑中有一首《Nothing》, 是对意第绪语民歌(Yiddish folk)“Bulbes”的改编,刺耳得很,粗鲁得很,妙得很,堪称虚无主义杰作:

Monday, nothing
Tuesday, nothing
Wednesday and Thursday nothing
Friday, for a change
a little more nothing
Saturday once more nothing

Sunday nothing
Monday nothing
Tuesday and Wednesday nothing
Thursday, for a change
a little more nothing
Friday once more nothing

(不知是何语言)
Montik gornisht,
Dinstik Gornisht
Midwoch an Donnerstik gornisht
Fritik, far a noveneh gornisht pikveleh

Shabas nach a mool gornisht

(以下为西班牙语的重复)
Lunes nada
Martes nada
Miercoles y Jueves nada
Viernes, por cambia
un poco mas nada
Sabado otra vez nada

January nothing
February nothing
March and April nothing
May and June
a lot more nothing
July nothing

'29 nothing
'32 nothing
'39, '45 nothing
1965 a whole lot of nothing
1966 nothing

reading nothing
writing nothing
even arithmetic nothing
geography, philosophy, history, nothing

social anthropology a lot of nothing

oh, Village Voice nothing(《村声》杂志)
New Yorker nothing(《纽约客》杂志)
Sing Out and Folkways nothing(Folkways即“民谣之路”)
Harry Smith and Allen Ginsberg(哈利·史密斯和艾伦·金斯堡)
nothing, nothing, nothing

poetry nothing
music nothing
painting and dancing nothing
The world's great books
a great set of nothing
Audy and Foudy nothing

fucking nothing
sucking nothing
flesh and sex nothing
Church and Times Square(纽约时报广场)
all a lot of nothing
nothing, nothing, nothing


Stevenson nothing(应指艾德莱·史蒂文森)
Humphrey nothing(应指休伯特·汉弗莱)

Averell Harriman nothing(应指威廉·埃夫里尔·哈里曼)
John Stuart Mill nil, nil(应指约翰·穆勒,nil为“零”的意思)
Franklin Delano nothing(应指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除穆勒外,皆是美国政治家)


Karlos Marx nothing(马克思)
Engels nothing(恩格斯)
Bakunin and Kropotkin nothing(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
Leon Trotsky lots of nothing(托洛茨基)
Stalin less than nothing(斯大林)

nothing nothing nothing nothing
lots and lots of nothing
nothing nothing nothing nothing nothing
lots of it
nothing!
Not a God Damn thing!




垮掉派|嬉皮士|摇滚乐|新左派|波普艺术|布拉格之春|反乌托邦|波希米亚|民谣与乡村|宗教学|佛与禅|苏俄|后现代主义|邪典|荒诞派|达达与超现实主义|蒸汽朋克|42|布考斯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