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的衰亡,首先在于货币的衰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评论 Author 长乐未央


国家的衰亡

首先在于货币的衰亡

文:长乐未央 编:先知书店店长李强


货币是经济学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通常以金属,特别是金银作为货币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金钱往往也成了货币的代名词。可是自从人类使用货币以来,货币的名声一直不佳。


“金子,黄黄的、发光、宝贵的金子。只要有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中的这段描写,很多人都记忆犹新:


这黄色的奴隶,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受诅咒的人得福;它可以使黄脸寡妇重做新娘。啊,你可爱的凶手,帝王逃不过你的掌握,亲生父子被你离间。啊,你有形的神明,你会使冰炭化为胶漆,仇敌互相亲吻,使每一个人唯命是从。”


在中国,货币同样名声狼藉。由于贵金属缺乏,中国古代的货币大多是铜钱。“孔方兄”、“阿堵物”、“铜臭”的称呼,让人丝毫感觉不到金钱的美好。当一句“收起你的臭钱”在耳边回响的时候,多半不是干什么好事。随着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兴起,货币的名声更是每况愈下,甚至被看作万恶之源。


难道货币真的是这么邪恶吗?难道人们对货币趋之如鹜就是追求邪恶吗?在笔者看来,以上的种种偏见是对货币的重大误解,抹杀了货币对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


货币是否邪恶并不在于货币本身,而是人们追求货币的目的和手段。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拉赫利在《人类简史》一书中,高度评价了货币的作用。


在他看来,人类建立起来的三种秩序,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融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三种秩序分别是政治上的帝国秩序、宗教上的全球性宗教秩序、经济上的货币秩序。


而在笔者看来,货币秩序对于文明的意义大大超过其他二者。帝国已经在历史中的地位大大降低,逐渐瓦解消失了。宗教在彼此圣战的过程中,留下更多的是仇恨,从最初促进文明发展,现在更多是阻碍文明的发展和融合。


尽管无数人诅咒货币的表现形式——金钱,但是金钱却一路凯歌,无往不利,如果货币真的这么邪恶,那它足以毁掉人类文明的。



以物易物的局限

笔者曾撰文分析当人类认识到交换会给双方带来益处时,人类的福祉增加了。尽管这是巨大的进步,但是在最初以物易物的交换环境下,交换受到各种制约。

▍交换成本的制约

可以想象,那些渴望交换的人们背负着沉重的准备交换的商品在人群中寻找自己心仪商品的艰辛。即使找到了,交换也未必达成,因为对方也需要你的商品,如果对方对你提供的商品不感兴趣,你的辛苦就白费了。

如果保质期较短的商品不能及时交换出去而毁损,那么将是一笔损失。即使商品的保质期较长,如果寻不到交易对象而交换失败,沉没成本也让很多人承担不起,这成本的压力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是交换种类的制约

人们更多的是在自己有限需求的范围内进行交换,以物易物的交换更多是在少量个体间进行,如果不能满足彼此个性的需求,交换很难达成。

▍周期长、成本高的商品无法生产
由于这些商品通常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如果扩大社会合作,一方面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很难找到合作的对象,另一方面,即使找到了有合作意向的人,在支付报酬方面,种类较少的实物报酬很难满足多种需要。

即使这些条件均能满足,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物品生产出来,如何能交换出去。即使有买主,那么买主提供的交换商品能否满足卖家真正的、多样的需要,这都是未知数。

即使有些人萌生了美妙的想法,而且他也能备足备全满足多人需要的商品用以支付合作报酬,但是想到能否寻找到那远在天边的买主,这实在太冒险了,于是刚刚萌发的念头被现实的困难驱赶到不知所踪了。


货币产生的过程

这些困难固然制约着交换的扩大,但是人类克服困难的努力从未停止。人类认知水平的进步,对人类福祉提高的作用,在货币产生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依然非常突出。在以物易物的交换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一些商品是最畅销的。

这些商品可能是粮食、酒、贝壳、鸡、猪的下颌骨、鸟的羽毛等等。更聪明的人发现,找到愿意和自己交换彼此需要商品的人太难了,但是如果自己能够交换到这些最畅销的商品,而通过这些商品再交换自己需要的商品,不仅可以提高交易达成的机会,而且可以大大降低交易的成本。如他想用白菜换鸡蛋,但是他挑着白菜在市场上没有找到愿意交换鸡蛋的人。

当他得知,在另一个市场有鸡蛋,不过那里的人们更需要最畅销的粮食,而此次时刻他可以立即换到粮食。于是他用10斤白菜换了5斤小米,然后用5斤小米再到另一个市场换回10个鸡蛋。

从直接交易变成间接交易,交易的目的达成了,参与交易的人的福祉都提高了。这些扮演交易媒介的畅销商品在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交易需求,即这种商品既具有作为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作为交换媒介的使用价值。

在人们不断地尝试、不断的选择过程中,粮食的交易媒介功能被金属取代,金属因其体积小、质量稳定、便于携带、便于分割、便于计量等优点逐渐承担起支付中介的职能。

特别是金、银不仅上述优点更加突出,而且金银制品明亮美丽,深受人们喜爱、不怕火烧、极为经久耐用,逐渐胜出。那些贵金属缺乏的国家也不约而同地选择铜、铁等作为货币——最终真正意义的货币在人们的不断选择中产生并固定下来了。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尽管人们认为某些商品的货币效用大于它的商品效用,而把这些商品作为货币使用,但当人们一旦认为它的商品效用大于货币效用时,它马上又会变成纯粹的商品。那些历史上被淘汰的承担货币职能的商品,失去了货币职能之后,只能作为商品继续参与流通——如酒、鸡、粮食、羽毛等等。

货币出现对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

货币的出现,以物易物交换的制约都不再能为人们的交换制造障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大大加快了。这种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交换的效率大大提高

人们来到市场无需必须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只需找到需要自己商品的人即可——只要对方有钱,交换即可达成。这使得交换的流程、环节大大缩减了。

▍交换的成本大大减低

由于交换效率提高,人们减少了体力的消耗,物品的耗损,时间的浪费,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已无需亲自到市场交换,因为有人会到他这里收购。只需把自己用于交换的商品换回金钱即可;自己的需求完全可以由收购的人代为完成——只需要他付钱给收购人。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货币,商人职业出现会有多么艰难。

▍交换的种类不断扩大

过去的一些商品由于很难找到互相交换的对象而逐渐被市场淘汰,货币的出现,让这些商品重新回到市场。同时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增加了人们成功的可能性,给人们更多的试错的机会。于是一些全新的商品不断出现在市场上,参与流通,不断交换,人们的欲望得到更好的满足。

▍更加复杂商品得以产生

一个人如有足够的货币,当他有欲望要扩大生产时,就可以向市场发出信号:“只要能让我满意,瞧,我这有钱,我愿意支付给卖主,我甚至会提前支付一些以证明我的诚意。”-——这效果远胜于告诉大家他有几百匹马、几千头羊愿意提供交换。

当其他方面具备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人得知信号,只要能提供足够的货币,就可以组织较大规模的生产——因为他寻找合作对象的难度大大降低了。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风险都大大减低了,这又大大促进分工进一步扩大。

▍用货币传导的信息更加快捷、有效

当市场某种商品短缺时,人们需求的迫切程度可以通过货币传导的价格信号快迅速地告诉其他的人。而其他的人无需知道短缺商品的属性、无需知道短缺商品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也无需知道短缺商品和其他商品交换的比例。只要他知道其他地方可以买到这种短缺商品,而且价格便宜就足够了。

当这种价格传导机制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时,一些新型的市场出现了,或者是原有市场交换的商品增加了,它交换的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商品,而是信息。分工又在继续扩大。

▍货币打破了交换的时空限制

在空间上讲,以物易物的交换,受效率、成本的限制,交换跨越的地域不会过大。随着货币的出现,交易成本的降低,交易效率的提高,以及价格的传导作用,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就沿着古道,一程程地倒往遥远的西方,甚至世界各地。

中国匮乏的贵金属也反向流入中国。中国渐渐从铜本位过渡到银本位。从时间上讲,一些时间跨度长的物品得以生产。据说酿酒师喝不到自己酿造的好酒,那是供后世人饮用的。

如果没有货币,这是无法完成的,至少是无法大规模生产的,因为酿酒师目前不能提供用当下交换的商品,但是,当他收到货币时,就使他扩大生产,为他人酿造好酒成为可能。所以一个人要是喝到好酒,还要感谢货币。


▍货币促进了文明的传播和融合

在货币出现以前,帝国的疆域往往不会过大。因为在实物税的体制下,税收成本足以拖垮帝国。但是货币的出现,税收成本大大降低了。

帝国扩张的脚步加快了,而且扩张的时间往往追随着货币成熟的时间,同时帝国灭亡往往和货币体系崩溃相伴随,这绝不是偶然。随着帝国扩张的不仅使强势文明泽披四方,一些不同地域的特色文明也渐渐融合进来,文明不仅扩大了,而且也越来越变得丰富多彩。

货币天生而自由,但如今却已经被束缚。而且人类的货币史基本上全是人为制造通货膨胀的过程。许多乌托邦主义者声称:大萧条和资本主义制度密不可分。但实际上大萧条源于政府妨碍私人企业自由活动、阻止私人企业提供某种能保证市场稳定的货币所致。

正如哈耶克说:货币市场没有自由竞争,质次价高的货币就会流毒人间。但在今天,区块链技术的诞生和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兴起,已经见证了哈耶克的远见卓识。 美国经济学教授杰夫里·伍德说:“哈耶克的《货币的非国家化》要把政治上的不可能,变成我们可以把握的可能。

为此,先知书店有幸携手海南出版社,让哈耶克这部《货币的非国家化》再版问世。本次再版,编辑团队自知责任重大,在原来第一版的基础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原书中哈耶克增补的内容,用星号做了标注,逻辑论证的关键之处,也都用黑体标出,使这本奥地利学派经典著作读起来逻辑清晰、畅快淋漓。并且,还邀请了国内研究哈耶克及数字货币的专家学者导读本书。

近年来,本书也成为区块链领域的热门书籍,在最高点时,二手书价格曾高达千元。目前,先知书店独家珍藏版售价69元,会员价48元,新会员还可使用优惠券,首单仅需38元。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比价值观撕裂更悲哀的,是我关心的,他们根本不关注
货币的本质
被自负扭曲的真理:从司马迁到哈耶克
货币是最伟大的发明,只有它会对所有人开放
哈耶克关于货币的六大洞见
昨天的异端,明日的信条:重温哈耶克的11个理论
为自由及其敌人寻根:通往哈耶克的27个路标
被自负扭曲的真理:从司马迁到哈耶克
哈耶克最后的预言 | 先知书店
在自由与奴役之间,没有第三条道路:哈耶克十大思想
哈耶克的最后一击:货币的非国家化| 巴曙松
罗素:小灾难来自固执 大灾难来自狂热
郭建龙:换种视角看中国经济史(视频)

▼ 点击阅读原文,与思想者同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