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嫦五”升空,稿件落地——看90后记者如何创作爆款?

郭超凯 庖丁解news 2022-03-17


编者按:1月18日,中国国家航天局首次对外发布《月球样品管理办法》,再次引发网友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如何使用的热议。自11月24日探测器在文昌发射以来,嫦娥五号任务自带流量,月面着陆、国旗展示、月面起飞、返回地球等关键节点,无不牵引着国人的目光。在此期间,中新社航天口记者郭超凯全程跟踪报道,相关融媒体产品被大量转发,微博端更有稿件达到数百万点击量。本文为郭超凯的嫦娥五号报道心得。


做新闻采访的“有心人”,对于跑口记者来说,有两个问题时刻萦绕在我们脑海

第一、对个人而言,怎么写出好稿子、拿得出手的稿子?

第二、对单位来说,记者如何在众多媒体同行中脱颖而出,让中新社获取更多报道资源、寻求更多曝光?


这两个问题非常宏大,并不好回答。作为一个跑口仅2年的记者,我结合嫦娥五号报道和自身跑口经验,谈些许个人浅见。


▲中新社记者郭超凯


Q1 怎么写出好稿子、拿得出手的稿子?


写出好的稿子不容易,但可以从三个方面拆解。


第一,提前构思,好的稿子都是得提前准备的。


从2018年开始,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次数基本稳定在30+次,2018年是39次,2019年是34次,2020年39次。在航天发射密集化、常规化的情况下,怎么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地选择重点工程报道,需要记者去甄别。


回头看2020年中国航天任务,总体来说有4个重大航天工程:中国空间站建设首次任务、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嫦娥五号任务。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民众比较关注,任务也是自带流量。


提前做好报道的计划和准备,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嫦娥五号是11月24日发射,11月22日我发给部门主任的发稿计划,具体到每篇稿子的标题、框架、侧重点都提前构思了,分别从火箭、探测器、探月工程等多个角度切入。提前构思、计划,不代表你能出好稿,但总比到了现场临时抱佛脚更有效。


▲嫦娥五号落月时,中新社记者郭超凯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参加报道


除了11月24日发射以外,嫦娥五号在23天时间里将陆续完成月面着陆、自动采样、国旗展示、月面起飞、再入返回等重要节点,并在12月17日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


整个任务可以说是节点紧凑、亮点颇多。嫦娥五号落月时,针对这个节点我们准备了稿件《揭秘嫦娥五号探月之旅:落在哪?怎么落?如何“挖土”》。该稿被国是直通车转发后,单篇稿件的微博阅读量突破400万。


在这次报道中,国旗在月面的独立展示也是一大亮点。涉及到国旗,老百姓肯定特别关注,这种新闻敏感性记者还是要有的。当天夜里凌晨1-2点钟,稿子就在中新社、中新网的微信上发出来。其中中新网微信稿《骄傲!月球上亮出五星红旗》阅读量为7.2万,阅读量其实也证明了记者的判断。


嫦娥五号发射时正值凌晨,中新社记者郭超凯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熬夜守候、发稿报道


好的稿子一定是提前构思、策划的。值得一提的是,嫦娥五号任务的系列报道还做到“一次采编,多次分发”,通稿、微信、网稿各有差异,各端口的数据比较可观。


第二、亲自跑现场,“望闻问切”。


对跑口记者来说,你得亲自去现场,才能有所见、有所闻,亲身感受了才会有写稿灵感。像嫦娥五号这样的重大任务,对航天口记者来说是可遇不可求。有时候好新闻恰好是因为你在现场,比如汶川地震、武汉战疫。


嫦娥五号任务报道,单单是航天科技集团就给媒体提供了247页的素材集。但这些素材几乎都存在一些相同的毛病:太过于专业,文字对普通读者“不友好”;语言表述机关化、脸谱化。怎么用好这些素材,就得记者自己去甄别、去判断。


▲中新社记者郭超凯参加长征五号火箭复飞任务的媒体证


这次发射,文昌发射场也给我们提供了40多个典型人物的新闻线索。所有的跑口记者都拿到这些素材,但几乎没几个记者打开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素材集看,因为在嫦娥五号的宏大叙事下,大家一般都习惯只关注任务本身,不关注托举嫦娥五号升空背后成千上万个小人物。但有时候,挖掘小人物的故事,以小见大,更能引发读者共鸣


这40多个典型人物的新闻线索,我都逐一翻查,最后我发现有一个人还挺有意思,这个女孩叫周承钰,1996年出生,是文昌航天发射场最年轻的指挥员。我觉得这女孩还挺有看点;在了解周承钰的基本情况后,再加上通讯员提供的素材,最终成稿《大姐不大、本事不小》。


该文先后被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澎湃新闻等媒体微信公众号转发,阅读量均突破10万+,在全网引发广泛热议,备受好评。这篇稿件中新网公众号的阅读量也有7.3万。


第三、做“专家型记者”。


你得懂行,才能写出好文章。跑口记者不能跑了三五年,甚至10年、20年,还停留在表面,每天拿着通稿修改修改就发出去。尤其是科技航天报道,专业性特别强,稍不留神就会出问题。只有成为“专家型”记者,才能自我把关,才能在保证稿子不出错的前提下,进一步写出好稿子。成为“专家型记者”是一个新闻人长期保持自身竞争力的关键。


▲中新社记者郭超凯在采访现场赶稿子


怎么样成为“专家型记者”,除了自身钻研,另外还有一个小秘诀,就是多和真正的专家交流,有时候“专家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嫦娥五号任务期间,中新社领导点了一个题目《当年美国赠予中国1克月岩去哪了?》。对普通读者来说,最关心的无非是这1克月岩的最终去向。


在做了一定文献资料梳理后,我初步了解基本情况。1978年,为推动中美尽快建交,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到访中国,随身携带了1克重的月岩标本赠予中国。这1克月岩被一分为二,0.5克给欧阳自远等专家研究,另外0.5克送到北京天文馆供民众参观。但这两份月岩处理的顺序,到底是先研究后展览、还是先展览后研究,又或是两者同时进行,绝大部分媒体报道都没有说清楚。


要揭秘这背后的故事,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采访当事人欧阳自远。当时我托政文部同事通过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渠道,向欧阳自远发起采访邀约,但欧阳院士当时身体抱恙没法接受采访。


这是不是意味着这篇稿子就搁浅了?倒也未必,欧阳自远采不了,可以采北京天文馆的专家。北京天文馆的前馆长朱进是个微博大V,在微博上很活跃。我直接就给他的微博私信留言,表明采访意图,加上微信做语音采访,最后把这篇稿子完成了。朱进作为天体领域的专家,给这篇稿子提供了基础观点和事实把关,直接促使了这篇稿子最终成稿。


2019年北斗卫星组网期间,中新社记者郭超凯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与报道


Q2 如何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让中新社获得更多资源和曝光?


这个问题我也想分为3个层次来回答。


第一,取个好标题。


有时候两篇报道内容可能大同小异,但一个标题就能高下立现。在这次嫦娥五号的报道中,有一个微信稿件标题比较亮眼——《“长五”送“嫦五”,月球去“挖土”》。不少圈内圈外的朋友给我反馈说,这标题非常打眼,他们看到标题就有点开阅读的欲望。


中新网微信团队几位老师是取标题的能手。这篇微信稿件综合了《 “长五”送“嫦五” 这位嫦娥“五姑娘”不一般》《九天揽月星河阔:揭秘嫦娥五号的3个关键数字》两篇通稿的精华。通稿的标题可能相对更规范些,但新媒体标题可以天马行空。


▲中新社记者郭超凯采访天问一号任务新闻发言人、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


第二,产品形态更丰富些。


传统媒体的架构是文字、图片、视频记者各有侧重。对于文字记者来说,在做好通稿、网稿文字报道,稳定“基本盘”的同时,也得继续尝试新的东西。如果我们不主动去尝试,文字记者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终究会被媒体融合的大趋势所抛弃,也别想在跑口时获得更多独家资源。


在嫦娥五号任务报道中,我和视频部同事也在积极尝试Vlog、短视频等新形式,嫦娥五号报道推出了两个Vlog产品。Vlog本身只是一个新颖的载体,内核还是看记者想要表达什么主题。


在嫦娥五号任务拍摄的Vlog中,我们选择了两个主题:选题一是嫦娥五号任务的三大知识点;选题二是嫦娥五号发射前,各岗位的航天人做了哪些准备。


平心而论,这两个产品相比新华社同类产品还比较粗糙,但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尝试。机会总是留给“有心人”。虽然嫦娥五号两个Vlog不温不火,但我们在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中尝到了Vlog报道的甜头。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前夕,中新社记者郭超凯在发射塔架前准备vlog拍摄


中新社拍摄的Vlog《火星探测器发射三大看点》在网上引发热议,相关微博话题“火星探测器发射三大看点”被新浪官方置顶于微博热搜,单个话题阅读量突破5000万。这个Vlog为啥流量会这么好?我们也进行了反思复盘,一个是内容本身,另一个是这个Vlog是在发射前刊发,在报道“真空期”抢占流量。


第三,得有自己的“拳头产品”。


要想让跑口单位给中新社更多报道资源的倾斜,我们自身独有的“拳头产品”必不可少。中新社的“拳头产品”是什么?目前来看,“中国焦点面对面”算是其中一个。


这次嫦娥五号任务,我们安排两期“中国焦点面对面”产品。第一期产品我帮忙邀请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李青,中新网直播部老师负责直播采访,节目在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当天发出,及时回应各方关切。


第二期产品邀请的访谈嘉宾是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号任务新闻发言人裴照宇,节目在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四子王旗着陆场当天发出。


▲中新社记者郭超凯采访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号任务新闻发言人裴照宇


一个嫦娥五号任务安排两次“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是否过于密集?怎样才能避免这两次专访内容雷同?我和部门几位老师也是反复推敲,将两次采访提纲区别开来。11月24日那期的访谈重点放在长征五号火箭发射、任务难度、探月工程回顾等话题。而12月17日的访谈重点则放在再入返回的难点、月球样品怎么使用、如何保存、未来中国深空探测计划等话题。


这样一来,中新社分别在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和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这两个重要节点推出两期产品。这两期产品都被许多家网站纷纷转发,在全网取得不错的传播效果,这对于强化中新社在航天领域的地位非常有帮助。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新社嫦娥五号报道累计发布通稿107条,采用率为88.79% ,采用次数371次,6或6家以上采用有21条。政文部、上海分社、陕西分社等多位老师也参与了嫦娥五号的报道,做了不少贡献。


▲中新社记者郭超凯与中新社视频记者徐朋朋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合影


好的稿子需要记者长时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记者作为社会的记录者和传播者,要做新闻采访的“有心人”,用笔触记录历史,更好地扮演社会声音传递者、社会发展促进者的角色。


作者:郭超凯        

编辑:王婧 宋怡霄


推荐阅读:
用历年人民日报数据告诉你,“战时状态”滥用了吗?

有多少编辑都成了剑客?

国会大厦内亲历骚乱唯一中国记者:示威者在面前破窗而入

美女记者驻外,差点儿把分社烧了...

又三十余家传统媒体阵亡,有的连休刊词都不留……

美国“勤王大戏”变全武行!一文尽览全球媒体辣评

发刊词:新闻不死,仍有圣徒无数

推特:总统,我把你号封了!特朗普:我自己办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