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温儒敏:语文教材编写很难超越所在的时代

杜寒三 南方周末 2024年09月15日 23:00

▲ 2024年9月3日,温儒敏在北京家中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南方周末记者杜寒三/图)


全文共4635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 “减负”也不见得只是教材的事,不少家长恨不得让孩子在娘胎里面就开始认字,搞什么“胎教”。这是一种弥漫性的社会焦虑,投射到教育问题上了,成了“集体无意识”。


  • 教材不是私人著作,是公共知识产品,要在社会上大面积使用,必须寻求社会的共识,考虑社会接受的程度。


  • 教材不是单纯的美文汇编,要照顾到时代风气等很多方面,任何教材都不可能超越它所在的时代。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杜寒三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杨艾艾

责任编辑|钱炜


“儒言经古道,敏志复民光。”这幅藏头的书法,挂在温儒敏家的客厅。客厅还摆着占据一整面墙的书柜,里面塞满了书。


但要实现书法中描绘的愿景,并非易事。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2012年起担任教育部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他不像历代知识分子追求启迪民智,这在他看来如鲁迅所讲,“一箭之入大海”,是现实中做不到的事,要靠时代的合力与机运。


他曾感慨,在中国喊喊口号或者写些痛快文章容易,要改革就比想象中难得多,在教育领域哪怕是一寸的改革,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这些读书人光是批评抱怨不行,还要了解社会,多做建设性工作”。


他给语文教材的定位是“为国民谋生”,承担的是兜底作用。初中毕业要会认字和写字,“连合同都看不懂,怎么找工作?”到了高中要对中国文化有基本了解,读过《红楼梦》就是收获。


语文统编教材于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全年级覆盖。用温儒敏的话来说,这是自己一生做过最难的事,时常觉得“如履薄冰”,用得上“煎熬”二字。3年后,按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教育部又启动了教材修订工作,新修订的教材已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陆续使用。


温儒敏宽慰老师们放心、安心,修订版教材的课文、单元和结构框架,同之前使用的教材没有很大的变化,“教育界没有搞革命,你们的经验还是有用的”。


2024年9月3日,温儒敏在北京家中,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专访。


1

在“既要”“又要”间平衡

南方周末:这次新修订的一年级教材,识字量由300字减少到280字,进一步降低了学习难度。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调整?


温儒敏:一定程度上是迎合社会的反馈,适度减轻刚上学孩子的学习负担。其实“减负”也不见得只是教材的事,不少家长恨不得让孩子在娘胎里面就开始认字,搞什么“胎教”。这是一种弥漫性的社会焦虑,投射到教育问题上了,成了“集体无意识”。编教材的怎么可能解决这个大问题?不过,既然社会上有这样的反映,我们也有责任回应,想办法减少社会焦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小学阶段要求累计识字总量没有变。但一年级略有减少,原来要求认识300个字,修订版减到280个。拼音部分的要求和之前基本一致,只是将原来两个单元拉长到三个单元,放缓了教学节奏。这样也是为了幼小衔接自然些,家长不那么焦虑。


南方周末:你认为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靠大量的阅读积累。新修订的初中教材为什么减少了学生阅读量?


温儒敏:并没有减少,还是按照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要求达到最低的阅读量,还是主张“读书为本”,把精读(教读)、略读(自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初中原有的“名著导读”,每学期要求读2种,还提供“自主阅读书目”4种。后者是选择性的,有能力有兴趣就读,不读也罢。但也有些学校全都要求必读,那么负担的确有点重。修订版就把“名著导读”改为“整本书阅读”,还是必读,但取消了“自主阅读书目”。给人印象是阅读减少了,其实是照顾教育的多样性,在达到基本阅读量的前提下,把阅读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还给孩子。


南方周末:交还阅读的主动权,会不会只是教材编写者的一厢情愿?


温儒敏:那也没有办法,是否喜欢读书,终究还是自己的事。教材上推荐阅读多了,很多人有意见,那就留个空间给大家选择,能达到课标要求的基本线就可以了。教材只能兜底。事实上,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读书。让中小学生有个基本书单是必须的,但不宜硬性规定。有水平的、重视阅读的老师和家长可能会不断鼓励孩子阅读,养成习惯,成为一种良性生活方式。而整天打牌看手机的家长,家里没有读书氛围,孩子也很难成为喜欢读书的人。而读书少的学生,语文肯定学不好。


南方周末:你曾说学生学业负担重,问题不在教材。既然问题不在教材,教材为什么仍要考虑减负的问题?


温儒敏:前面说了,学业负担重的根源在于社会。现在的孩子不自由,他们的时间几乎全部都给家长和老师排满了。可悲的是,现在连保障“课间十分钟”都要国家出台文件来规定。这就是现实嘛。教材只是提供教学的材料和建议,教材本身是解决不了社会焦虑这个问题的。我们能做的,是保证达到课标所要求的基本目标,尽量少弄一些花架子,这也算是“减负”吧。


教材不是私人著作,是公共知识产品,要在社会上大面积使用,必须寻求社会的共识,考虑社会接受的程度,特别是考虑到农村,还是要有适当减负。修订后的教材国家注意留出一些空间,不同类型学校可以根据各自情况去调整使用。


南方周末:你曾开玩笑说,为了寻求最大的共识,需要做各方面的平衡。这样编出来的教材,可能会打磨得很光滑,“都快成了春节联欢晚会”。这次修订背后进行了哪些平衡?


温儒敏:有人对教材老是变动很反感。我们编教材的也主张要相对稳定。但统编教材已经投入使用六七年,时代在变化,上上下下也有些新的要求,都要求修订。好在这次修订并非重编,而是稳中求进,改动并不大。大家最关注的是课文的增删,课文变动比例只有8%左右。针对变动我们编写组也是有多种不同意见的,我是总主编,有些意见也未见得就能说了算,这都需要协调、妥协、平衡。


我们共同的想法就是既要落实课标要求,又要照顾大面积使用的适切性;既要推进课程改革,又要考虑社会接受程度和改革的“成本”;既要满足时代变化需求,又要尊重教学规律等等。“既要”和“又要”,只能平衡。


现在有人总说民国的教材如何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教材如何好,我们都研究过,也吸取了它们好的经验。但时代不同,对于教材编写的要求与制约也不同。现在是网络时代,各种批评声音都有,要求比以前严格得多,众口难调,其艰难用得上“如履薄冰”这个词。叶圣陶先生晚年说,他在人教社编教材,听到的都是批评的话。何况现在?这些年我饱受网络攻击,也只能坚持下来。教材不是单纯的美文汇编,要照顾到时代风气等很多方面,任何教材都不可能超越它所在的时代。


南方周末:2019年统编教材实现全覆盖,现在回过头来,如何评价这套教材?


温儒敏:我们编写组和编委会自己有个评价,还有社会评价,但最主要的还是一线老师教学实践说了算,而不是网上说了算。在社会想要做实事,又不挨骂确实很难。编教材的艰难,外人很难理解。外界看到的只是教材的结果,看不到背后的过程,上下左右多种力量交叉,最后才形成一个结果。2017年全国推开使用的义教语文教材,教育部组织过调查,全国学校教师的认可度高于85%。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能把这件事做成,得到百分之六七十的认可就不容易了。


2024年9月1日,江苏省太仓市朱棣文小学三年级(7)班同学在课堂温习小学语文新教材。(视觉中国/图)


2

“搭应试教育的船,做点素质教育的事”

南方周末:统编教材体现了课改的要求,你希望老师不是“被课改”,而是要有改革的愿望和主动权。这如何理解?


温儒敏:从上到下的动作太多,要求太多,口号太多。这让老师无所适从,甚至感到厌烦。现在很多老师干脆躺倒不干,以不变应万变。相当多的老师只想让学生在中高考多出几个高分,以显示他们的教学能力。学校为了向上级说明在进行改革,也只是做表面文章,让老师做些样板课程给人看。改革太难了,阻力很大,不过也确实要改。


南方周末:改革难在哪里?


温儒敏:因为有中考和高考,这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巨大的现实。按理说,课改的理念和中高考没有冲突,但具体落实是有很多阻碍的。很多家长非常实际,只重视考试。他们希望通过补习班的反复训练,让孩子考出理想的成绩。这不利于孩子成长。但这就是现实。如果绕过这个现实,改革就无法落地。


有时我们要搭上应试教育的船,做点素质教育的事。比如老师跟学生交代清楚,如何训练,怎么对付考试。但同时也要告诉学生,还有更开阔、更美的天地,引导他们多阅读,多积累,反过来也有利于考试。课程改革必须稳中求进,不要搞行政命令,不要一刀切。任何一个改革如果无视这个现实,最终都会无功而返,还可能适得其反,把教学秩序搞乱。


南方周末:这是不是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温儒敏:只要老师有水平,他就会平衡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让学生考试考得还可以,甚至还能培养出素质比较好的学生。但这样的老师是少数。老师可以两边都兼顾一点,不要一头扎进考试里。还是要保护学生,哪怕是一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培养专长特长。


南方周末:有老师告诉我们,新教材突出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是好的。但课时有限,教学仍然围绕着考点,存在不考的内容就不教的现象。


温儒敏:有的家长也在抱怨,现在学过的好多都不考,考的都没有学过。其实是这些家长不了解平时考试与中考、高考的区别。特别是高考,属于选拔性考试,更要讲求科学性,涉及难度系数。其中有一部分题是基础的,还有一部分题考能力,考方法性知识的掌握运用,不是照搬课上的。而且选拔性考试总要有区分度,不可能全都是考出好的成绩。


3

思维能力也是语文核心素养

南方周末:为什么你多次提到阅读的重要性?


温儒敏:这首先是生活所需。中学毕业了,总要具备基本的阅读、思考、表达的能力。学生日后进入社会,谋求职业时,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都很重要。读书还可以“养性”,这个“性”可以理解为性情、兴趣、习惯和素质。“养性”不是为了炫耀个人的修养,而是为了充实自己。有读书的习惯,是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


如果一个人没有读书习惯,很难设想他可以实现自己的终身教育。我们读完中学,一部分人还要读大学,也有一部分人就工作了。无论上学还是工作,都得持续不断地通过读书去涵养自己,尽可能让自己具有博雅的气质。在当今趋向物质化、功利化、粗鄙化的氛围中,提倡“读书养性”是有现实意义的。


南方周末:现在不少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看的书很少,有什么解决办法?


温儒敏:时代变了,现在的孩子整天玩手机。最不负责任的家长,就是给孩子扔一个手机。小孩玩手机无师自通,闯入了他还不该进入的世界。他们跳过了看白雪公主的阶段,一步就成为了成年人。


中国学生的阅读量,往往在初二以后一路下滑。成年以后,通常读的都是一些功利性读物。所以要在小学阶段培养读书的兴趣,这样到了中学尽管学业紧张,也会保持阅读的习惯。喜欢阅读是自己的事,但不可否认,这些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手机对成年人也是一种绑架,这是科技发展的代价。人类收获了手机带来的便利,也将失去一些东西。


南方周末: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认为学语文没什么用,你怎么看?


温儒敏:数学对多数人来说有什么用呢?没用,会加减乘除就行了。但为什么还要学?因为数学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学习抽象思维。而语文主要学习语言文字应用,跟数学一样,在学习过程中,思维也得到了训练。语文核心素养除了语言文字能力、情感与态度、文化传承以外,还有重要的一项就是思维能力。既包括逻辑思维,还有其他学科缺少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


比如,让孩子观察一棵树,然后写下来,他以后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再写一棵树了。但在中小学有这种观察思考的训练,能用语言表述出来,这本身就是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习一首诗,体会和感悟诗歌之美不只在于语言,还在于语言所难以表述的直观或隐秘的感觉,这也是思维、感悟和审美能力的训练。


南方周末:语文可以训练批判性思维吗?


温儒敏:到了初中和高中,就逐渐增加许多论述性课文,包括议论文、科技文,都有思维训练,包括批判性思维。譬如学完一个文言文单元以后,学习任务中有道题,古人有某种看法,你是否同意,说说你的理由。这不就是在训练批判性思维吗?批判性思维现在也还是要鼓励的。所谓创新性人才培养,更是离不开质疑与批判性思维。


其他人都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方周末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